首页 >首页栏目
革吉县产业提质促增收党群合力促振兴
稿件来源: 革吉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4-11-13 16:44 浏览次数:

革吉县擦咔乡羌麦村地处国道317沿线,距县城2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是阿里地区最大的纯牧业行政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由鲁玛仁布错、吉嘎错、卡庆错组成的“章仓三湖”,是藏西最大的盐湖,盐场面积约2500平方米。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成为藏西著名的“盐羊古道”起点。

羌麦村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投入资金68万元,其中上级援助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8万元。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指导下,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羌麦村合作社从最早单一的益民商店壮大成了盐厂、招待所、石材加工厂、盐羊古道宾馆、商务宾馆、批发市场及沙场的多元化经济实体。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引领,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和区位禀赋,建立合作社,注重从牧民党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有经营经验的个体户等群体中挖掘致富能手参与合作社管理运营发展,并鼓励群众以入股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分红,实现把村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上,把村“两委”班子融入经济合作组织运营中,有效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发展。

实行“两不变、三自愿、四统一”的管理运营模式(“两不变”即:自愿参加与合作社的性质不变、承担合作社所带来的经济亏损和利益的性质不变;“三自愿”即:参与合作社自愿、投入多少资金数额自愿、参与时间自愿;“四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分红”),使管理经营模式逐渐趋向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同时,通过村民民主推荐选举,推荐出合作社管理、销售、运营经验丰富的人员,分别负责合作社总体运营、产品销售、实体经济和盐场运营,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针对合作社旗下的粗盐巴加工产业,县、乡党委、政府帮助理思路、想法子、找路子、把方向,为便于销售、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注册“盐羊古道”商标,设计新颖包装盒,研发了袋装盐、足疗盐、热敷盐7种产品,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一套从采盐、储存、加工、包装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羌麦村益民合作社2023年至今为全村595户2565人按照1750元/人的标准,分两次进行全村分红和单独为羌麦二组群众分红1000元/人的矿区补助标准,共计分红524.98万元。羌麦村合作社从当初的76户292人发展壮大至如今的595户2565人,规模达到固定资产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2023年至今粗盐巴加工厂盐厂总收入达146.5万元,总支出39.4万元,纯收入为107.1万元,2023年与36名低收入群众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每人分红2200元,共计分红7.92万元,2024年度效益将在年底进行分红。羌麦村合作社粗盐巴加工厂提供稳定就业1人,灵活就业130余人,有效拓展了就近就便就业的渠道。多渠道增加盐产品附加值。从原有的单一工业盐品种衍变到了现如今的7种,下一步盐业产品将与文旅相结合,推广出独有的文创产品盐雕。



责任编辑: 发布账号

主办单位: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事故举报电话:12350

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办公室:联系电话:0891-6630618 传 真:0891-6630615

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值班室:联系电话:0891-6606111 传 真:0891-6606000

通信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塔玛中路1号

区应急管理厅网站群联系电话:0891-6622906  联系人:陆林涛

ICP备案号:藏ICP备1800027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5400000059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146号

网站访问量:15331

无障碍

关怀版